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所在地區: |
穿洞古人類遺址位于安順以北26公里的普定縣城郊,是我國繼北京周口店遺址之后一次極其重要的發現。該遺址經國家考古隊兩次發掘,出土人類完整頭骨兩件,哺乳動物碎骨18,000件,單個牙齒500多枚,動物化石13個屬或種;出土石制器物20,000余件,骨器1,000余件,以骨錐最多,另有骨鏟、骨針、骨棒等。此外,發現用火遺跡多處。
閻家崗舊石器時代遺址,位于哈爾濱市西南25公里處、松花江一級階地上。由于松花江支流運糧河的切割使階地堆積物中的遺物暴露出來。1982年夏,哈爾濱市文管站在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了若干具有人工打擊痕跡的古生物化石,并在隨后的試掘中出土一批猛犸象、披毛犀、野牛等古動物化石。又采集到石制品二件、人類頭骨化石殘片一塊。證實了舊石器時代晚期閻家崗一帶有古人類活動。
位于黑龍江大興安嶺松嶺區南部,距加格達奇120公里。1975年,森警部隊在峭崖頂發現兩支青銅長劍(戰國時期)。1989年出土舊石器標本112件,主要為打制石器,有部分壓制(含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對研究中國北部人類活動歷史有重要的價值。
廟子溝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新風鄉,是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距今約5500年。遺址是于1985年10月發現的,經發掘的村南遺址第一地點面積約近3萬平方米,共發掘出房址51座,灰坑、窖穴132個,墓葬43座,出土及復原各類陶器700余件,其它比較完整的石器、玉器和裝飾品達千余件,此外遺址還出土了牛、羊、鹿、豬、狗和少量水生動物的遺骸。
沙灣古遺址位于淇澳島東部高出海岸的沙丘上,1984年文物普查中在這里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文物,成為廣東省境內屈指可數的歷史年代較早的古文化遺址之一。文物中有陶豆、夾砂釜、石球、水晶塊和五六個品種的圈足盤,其中有一件由三道刻劃縷點花作為裝飾的圈足盤,為省內考古首次發現。據中科院測試,其所處年代距今4450多年。
遺址位于新疆若羌縣城西南約40余公里處,在一座海拔約3000米的峭壁南邊的山頂上,只有唯一的一條長約500米左右小道沿著山脊的自然走向通往城堡。山脊兩側的懸崖深約100米,兩邊有鷹嘴石、一線天等自然景觀,怪石林立,犬牙交錯,地勢十分險峻,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山頂經人工削平,四周有石塊壘砌的圍墻,圍墻周長300米,一座城門面北與通過山脊而來的小道相接。
米蘭古城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若羌縣城東80里處,由唐代吐蕃古戍堡和周圍分布的魏晉時期的古建筑群遺址,以及漢代屯田水利工程設施和伊循城遺址所組成。據史書記載,西漢時,此地為西域樓蘭國之伊循城。漢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年),鄯善王(古樓蘭國)尉屠耆請求漢王朝派一將領兵到此屯田積谷,漢即派一司馬和吏士40人屯田伊循。
“鐵門關”有兩處:庫爾勒鐵門關和武漢鐵門關。庫爾勒鐵門關位于庫爾勒市北郊8公里處,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峽谷的出口,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險要沖,古代“絲綢之路”中道咽喉。晉代在這里設關,因其險固,故稱"鐵門關",列為中國古代二十六名關之一。謝彬《新疆游記》中有"兩山夾峙,一線中通,路倚奇石,側臨深澗,水流澎湃,日夜有聲,彎環曲折,時有大風,行者心戒"的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