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所在地區: |
望江樓(River-watching Pavilion)始建于1908年,位于齊齊哈爾市龍沙公園勞動湖東畔的假山上。黑龍江巡撫周樹模“思泛舟江湖,以謀臨流之勝”,兩次邀請張朝墉設計改建倉西公園(今龍沙公園),在南墻外,鑿溝引人嫩江,在溝西側覆土為邊山,在山頂建一草亭,初名未雨亭,登亭西望,江水波光粼粼,岸邊綠樹成蔭。1930年將草亭改建為磚木結構亭。南北寬、東西窄,樓高25米,占地約220平方米。
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原建樓閣已毀于“文革”。現存建筑重建于1988年5月,歷時四年落成。米拉日巴佛閣是藏傳佛教噶舉派(白教)在安多藏區最主要的寺院,閣內主要供奉藏族民眾中最富傳奇色彩、婦孺皆知的米拉日巴佛。樓高共九層,供奉以米拉日巴佛尊者及其弟子為主的藏傳佛教各派的開宗祖師,有以金剛為主的四密乘的眾多佛像、菩薩、護法神等各派的開類佛像1720尊。
位于珠海市前山梅花村村前。初建于1912年,1915年毀于臺風,1925年8月重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1986年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之際,珠海市人民政府撥款重建。亭為四柱四角攢尖頂,藍色琉璃瓦蓋,亭匾“中山紀念亭”為吳南生題。占地面積約592.6平方米,亭南立“天下為公”石匾,亭北立《前山中山紀念亭簡介》碑記,為隸書鐫刻。1986年被公布為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又稱聚星閣。位于中山市三鄉鎮鴉崗村,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始建于道光乙已年(1845年),清咸豐五年(1855年)和同治元年(1862年)重修,閣前置有同治元年(1862年)加建的四角亭一個。閣通高17.8米,一至四樓每樓面積4平方米,五樓2.5平方米,一層為"文武殿"設有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鐵鐘一座,咸豐五年(1855年)坤甸木刻鏤孔浮雕神臺一張;二層為"觀音殿";三層為"財帛殿";四、五層為觀光用。
永遠的新鮮是泉林旅游山莊帶給游客們的另一大感受,為體現出“一步一景致”的景觀氛圍,現在你會看到一個更加容光煥發的泉林旅游山莊,各個游樂項目里里外外的面貌都煥然一新,各種標志牌更加美觀趣致,新建的標志性噴泉景觀,全方位的細致美化,塑造出了一個更美麗鮮亮的泉林旅游山莊。泉林旅游山莊被中山市旅游局評為中山“最具人氣”的旅游景點。
龍瑞塔位于廣東中山市沙溪鎮溪角龍瑞村,建于明代,是鄉民為紀念溪角祖先而建。相傳宋代時此處有一塊一人高的石板,稱為企人石,建塔時把企人石含于塔內。該塔為八角攢尖頂,內為實心體,底面周長12.8米,高5層,約11米,為六角攢尖頂,樓閣式磚結構,紅方磚鋪地。底層面積39平方米。第五層窗額鑲嵌有“天章”石匾,門額石匾陽刻楷書:“云漢為章”。
觀龍樓位于愛亨村東南面的牛頭山頂。民國24年(1935年)孫科任中山紀念中學校董會主席時,與廣東省農業廳商定建立孫中山故居農業所而興建的農業所辦公室。1984年翠亨賓館興建時,將牛頭山及這座樓房接管,辟為游覽點。這幢樓紅墻綠瓦,門前兩條石柱繞著兩條龍,栩栩如生。這里憑高遠望,可清楚望見唐家半島和淇澳島對峙的金星門(金星港),左、右兩個島成長條狀,形似臥龍,正中的金星島,嬌小玲現,宛若一顆小珍珠。
阜峰又名煙墩山,位于市區中心。阜峰文塔就是山上的一座七層八角的磚塔,又名煙墩花塔,是中山市新十景之一。該塔明朝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興建,經歷了380多年滄桑。塔高24.5米,內有石級直登塔頂,可四周眺望,石岐城區風光盡收眼底。1983年,中山縣石歧鎮人民政府重修古塔,塔身增設燈飾,晚上華燈初上,更顯燦爛輝煌。阜峰文塔建于明代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九月,知縣蔡善繼創建。
逍遙谷,利用珠三角獨一無二的一片綠色凈土——五桂山脈的自然山水,緣勢開發了藏藥浴、客家風情表演中心、山泉活水泳池(面積4000平方米)、娛樂區以及生態景區。在綠樹掩映,流水潺潺的山坡上建有中餐廳、卡拉OK歌舞廳、露天燒烤場、商務會議中心以及豪華度假別墅,可供游客品嘗各式美食、養生理療、健身或寫意休憩,使你樂在綠中……
水月宮,位于肇慶市星湖中心區石室巖南麓,北靠崧臺,面臨紅蓮湖,曾因立有高6米、重7噸的銅鑄佛像摩利支天而聞名省港澳和東南亞各國。 水月宮原為觀音堂,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但“頻年為風雨所折”,后得官民“樂于趨事”,遂于明萬歷二年(1574年)冬“辟廣升高,壯址展基”。 據傳,觀音能顯現32種不同的應化色相,其中以“水月”色相最為高潔,因名“水月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