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所在地區: |
小樓仙源位于荔城北13公里的小樓墟,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故鄉。有何仙姑家廟、古井、盤龍古藤等歷史文物,故名“小樓仙源”。 傳說中的何仙姑,本是增城小樓人,得道升仙之后,鄉人建了何仙姑家廟,世世代代供奉她。海內外善信都信其靈驗,因此香火旺盛。何仙姑家廟內的古井,泉水清冽,瓦頂上長著一棵桃樹,名曰仙桃,一年四季不用澆水。或遇天旱也不枯萎,年年結果,售價昂貴。
南門樓,又稱“南薰樓”,位于銀川城東南的南環東路與中山南街交叉口上,坐北朝南,面臨廣場,是銀川南北大道的必經之地。早在西夏就已存在。50年代以來,南門樓多次整修,開辟成南門廣場,成為群眾集會的場所。因其建筑與北京天安門有些相似,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小天安門”。
青島總督府,氣勢宏偉,建筑面積為4083平方米,高度為30米,厚達60多厘米的外墻以黃色為基調,局部以花崗巖石料作裝飾,石面加工粗樸,正門墻飾以淡綠色、淡灰色花崗巖石,頂部石料雕以美麗的圖案,于粗放之中見精巧。米紅色筒瓦、藍色魚鱗瓦、綠色牛舌瓦鋪設的樓頂,使大樓更加精美別致。1957年環繞迎賓館修建了圍墻形成了占地面積達86000多平方米的庭院,院內遍植果樹和多種觀賞植物。
葉挺獨立團團部紀念館(閱江樓):肇慶市江濱東路閱江樓,閱江樓座落在肇慶市城區正東路石頭崗上,居高臨下,屹然矗立在浩蕩東去的西江河畔,氣勢雄偉非凡. 宣德六年(1431年),肇慶知府王瑩將石頭庵改建,名為崧臺書院。崇禎十四年(1641年)再度改建,正式立名為閱江樓。500年來不少文人墨客登樓抒懷,寫下許多想象雄奇的詩篇,為這座古樓平添了異彩.
肇慶麗譙樓原名御書樓,又稱永明宮、紅樓,坐落在肇慶市城中路。宋徽宗趙佶曾為端王,端州是他的封地,繼皇位后,升端州為府,御書“肇慶府”。府衙前曾筑高臺建樓,名御書樓。明天順六年(1462年),郡守黃瑜重建,改稱為麗譙樓。明末(1646年),桂王朱由榔抗清時在此登基,改作永明宮。建國初,因該樓紅色,俗稱紅樓。麗譙樓曾陳列銅壺滴漏、乾寧銅鐘、大藤鼓等報時器,以報時刻。
南沙天后宮,緊臨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坐落于大角山東南麓,依山傍水,其建筑依山勢層疊而上,殿宇輝煌,樓閣雄偉,在天后廣場正中就是石雕天后圣像,是為紀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建筑特點是集北京故宮的風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氣勢于一體,其規模是現今世界同類建筑之最,被譽為“天下天后第一宮”,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天后圣像高達14.5 米,屹立在天后宮廣場正中。
黃河壇全稱是“中華黃河壇”,也稱為“中華黃河圣壇”,是黃河金岸的標志性建筑,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青銅峽市,為了禮敬黃河、祭拜黃河、感恩黃河,黃河壇于2010年5月開工建設,2011年4月底建成,總設計是馮欽鐸教授。黃河壇長999米,寬200米,建筑面積是6.5萬平方米,背靠賀蘭山山脈,隔河屹立牛首山,左傍萬里黃河臂彎,右依青銅峽峽口。